国考面试今天结束,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有大龄的,有在职的,也有三无人员。这里你的优势会有很多,对于公考你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劣势,可能会变成你的隐患。公考面试,以“潜”闻名。的确,许多高分考生,离不开扎实的准备功夫。但相对较少的高分考生,也非常着急。着急在哪里?着急在于对所报岗位的实际情况不够清楚,无法了解历年真题。
换言之,就是对单位实情不够了解。由于岗位隶属不同,有些仅限xx行政部门机关公务员报考,报考时需要履行行政审批程序。但有些岗位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务员,仅限市政府办公厅行政机关公务员报考,省级及以上领导机关行政机关公务员报考,还需要进行政审。就专业的不同,有些专业为法学,有些为汉语言文学,还有个别岗位要求文秘专业,他们涉及的内容有所差异。
有些岗位可以计算机,有些岗位可以外语,还有个别岗位要求行政管理专业,这就涉及到对报考岗位所选专业的了解,尤其是不同岗位报考条件的区别。在这里,你可以挑选适合自己的岗位报考,但你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你所在的省公务员考试中备受瞩目的理论面试第一名。其实,同样的岗位,会有不同的强弱分布。在笔试中考核表现出色,你就能轻松把竞争对手挤下去,以笔试成绩优势逆袭。
这就需要你的对手给你暗示,或者你并不知道对手考核情况。另外,主观能动性上,一些报考者已经获得了领导岗位的职位职位提拔,或者已经得到了总经理及以上的职位提拔,他们最想跳过公考这条路,直接在体制内提拔,这就要求他们具备综合素质比较高,心理承受力较强。他们提醒你,要像政审一样,要尽快了解报考岗位的行政审批的过程,同时要像招录机关领导认真了解情况。
以上就是有针对性、有针对性的岗位准备的一些基本要求。公考行测和申论考试,本质都是考查应试者解决信息处理、逻辑推理、信息分析的思维能力。对于一个职位,你可以要考虑自己目前的水平,是否能在报考前,根据领导提出的相关要求和职位要求,进行适当调整,最终达到上岸的目的。但从笔试到面试,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才能在关键时刻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你想要上岸,一定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有针对性的来练习。分割线——作者简介:谭银红,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指导师,专注公务员考试教学十二年,擅长行测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