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化建设趋势分析与策略2014年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校企联合共同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成为高校教学新常态。随着高校社会责任感以及担当意识的提升,以校为主的教学平台建设需求爆发增长,基于高校原有建设资源,进行以教学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成为高校教学新常态。本文主要探讨高校信息化教学建设存在的痛点以及对策。
一、高校信息化教学建设存在的痛点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存在的痛点主要在于:应用环境远远低于其设计教学目标的需求;教学信息系统建设缺乏紧迫感;教学信息系统建设效率远低于其设计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信息化投入产出比低。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互联网技术、计算机及相关知识的缺乏,特别是教师、管理者对信息化教学建设要求的不了解;教学信息化项目周期长、资金投入大,效益难以回收;高校不愿意承担教学信息化建设所需的相关手续、费用,相关责任在校方和学校管理部门。
二、高校信息化教学建设对策原因对策
1、规范教学系统建设规则。在教学实际应用中一些教学活动的规定制度还需要尽快完善,因为在学生较短时间内摸清一个教学系统是很困难的。
规范教学系统建设有以下要求:
1)形式化要求:目前的教学系统多为统一框架、公开标准。新教学系统在使用上无需制定详细规则,采用统一的开发语言即可实现统一规范,可将招标、开标、投标规则直接明确。同时,教师也应该熟悉该系统的开发语言,而不是一知半解地实施。由于只是开发公开标准,有时在技术上需要遵循别人的开发语言实现。
2)设计教学方法与技术要求。规范教学系统规则的同时,设计了更加严格的教学方法与技术要求,需要对教学系统进行总体性的设计,结合教学经验、学生体验等,设计出新的教学法与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
3)理论性要求:规范有了,教学方法与技术要求也同时提高,意味着理论和实践水平要求的提高。在日常教学中,尤其是小型课堂中,多采用与实践接近的方法来教学,非常之多地使用了试验制和网络制等教学工具,这些在当下教学环境下也是正常要求。但是要求技术层面的尽快发展,不断实现教学实验手段创新,意味着未来还是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4)要有一套原创的方法与技术。规范实施前的教学中所用的各种方法与技术都是已经完全形成体系化方法、规范文档文档以及实施维护工具的。规范实施前所采用的各种方法与技术文档是理论的归纳,学术应用的集合,是可以通过理论知识梳理方法;规范实施后所应用的各种方法与技术文档也是已经形成体系化规范的文档,是需要准确运用。